-
在我校后勤部门中,有那么一群人,他们十几年如一日,在自己的岗位上敬业奉献,谱写出一首首优美的“赞歌”。赢得了师生们的爱戴和尊敬,在师生心目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。科学讲堂管理员叶桂富阿姨就是其中一个代表。“大学生们给孩子送去知识和温暖,我也为她们感到高兴……”在薪火义务支教社成立...[校友文选] 发表时间:2022-06-21
-
“硬红”是安徽产的一种香烟的别称。“黄山”品牌,十元售价。因外包装为硬盒且周身大红色,故而得名。对这烟有了解和接触,只因它是我授业恩师老易的最爱。老易是个懂烟并“会”抽烟的人。他烟龄三十多年,抽过各类香烟,曾迷恋过滋味浓郁的云南烟,但更钟情于十块的“硬红”。有次喝酒,我问他为...[校友文选] 发表时间:2022-06-21
-
结束了一天的听课和做报告之后,我想安安静静写如题之文,却不甚容易。也许是刚从外面刺骨寒风和冰霜月夜倏然回到百卉含英、流莺阵阵的记忆,不免情似泉涌,思如波澜。那些带着岁月吻痕的图像,从心底缓缓抽动,声色交融。我整个人好似被催眠,被带入到标以“东山路100号”的空间里。一美好的生活,...[校友文选] 发表时间:2022-06-21
-
题记:“唯有当它逐渐远离时,我们才能看清它。看清楚那一切也许精彩、也许不精彩故事背后的因果得失。可是,一切已经是定格后的胶片,无论我们是微笑、还是落泪,都只能遥遥站在时光这头,静看着时光那头荧幕上的聚与散、得与失。这就是青春,唯有它离开后,我们才能看清楚。” 据说,喜欢回忆是...[校友文选] 发表时间:2022-06-11
-
昨天下午去操场打球,衣服挂在球场边,手机在口袋里,打完球,看到三个未接来电。回过去,听到的是一个黑色的消息:张子侠先生走了。这是一个黑色的年末!虽说生老病死是人之常情,但这还是让人震惊不已,以前没听说先生有什么病啊痛的,这,突然得很!百度词条 :张子侠:安徽省砀山人,1960年生,...[校友文选] 发表时间:2022-06-11
-
高考在浑浑噩噩中结束。后来被调剂到安徽的淮北煤炭师范学院。家人担心要挖煤,嘱咐我到了学校,尽早来信。次日,与被录取在数学系的同乡刘新和在景德镇上车,在南京、蚌埠倒了两次,挤在人缝里,汗流浃背,比我干农活累得多,毫不自由,就这样到了淮北。已是夜里两点,候车室等了五个钟头,才看到...[校友文选] 发表时间:2022-06-11
-
不久前,张秉政老师致电与我:“我在电视上见过你的光辉形象了,很不错……”2014年7月11日晚,我怀着激动的心情打电话给张老师:“经过全国范围内的三轮筛选,我作为四个选手之一,今晚将在河北卫视《中华好诗词》节目中出镜。” “乖乖,真是不简单,我看过这个节目,想成为该栏目的选手还真不太...[校友文选] 发表时间:2022-06-11
-
她身材娇小,长相白净,短发齐耳,声音略带磁性,语速不紧不慢;她眼中含笑,气质文雅脱俗,在我们惊叹的目光中,步履款款的走上讲台,然后把我们带入万紫千红的现代文学大观园,为我们娓娓讲述那一段令人心驰神往的美好岁月!她就是我的大学现代文学老师傅瑛先生。时隔20年,我依然清晰的记得傅瑛...[校友文选] 发表时间:2022-06-01
-
我一直不知道如何去表达我对大学时代的怀念,如何表达我对大学时代老师的感恩。但我知道,我的文学成长,我的青春快乐与美好,和一座城市有关,和一位老师有关。1990年9月12日,我一直记得那个日子,爸爸帮我挑着简单的行李,我们一路辗转乘火车来了淮北,到煤炭师范学院报到注册。记得,当我跟在爸...[校友文选] 发表时间:2022-06-01
-
1978年春,我作为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批学子进入了淮北师大前身——安徽师大淮北分校中文系。那时听说老师中有位吴孟复教授,是位著名的古文献学者,原在合肥师院工作,学问甚深。吴先生命运多舛,其人生经历颇有传奇性,在师生中传过这几个段子:一传吴先生家学渊源,少年博览群书,熟读十三经,文有...[校友文选] 发表时间:2022-06-01
用户登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