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我是淮北师范大学物理系第一届毕业生,那时的校名是“安徽师范大学淮北分校”。有中文、数学、物理、化学四个系,300名学生。学校只有一幢四层楼,一楼是教室,二楼是办公室,三楼住男生,四楼住女生。吃饭是八人一组,凭竹牌去伙房领两盆饭一盆菜回教室,一盆饭一分四份,男生吃不饱,女生吃不了,...[校友文选] 发表时间:2018-03-17
-
调走三年之后,仍然在这个校园里,我迎来了母校的20华诞。说起来已经是很遥远的事了,1974年的秋天,我拎着一个小小的行李卷走下火车,至今记得,来接站的是当时的校人事组长王振华。9月26日的淮北大地秋雨霏霏,王组长没打伞,说一口悦耳的普通话。到校后才知道,这所新建的学校只有数学、物理、化...[校友文选] 发表时间:2018-01-15
-
1974年9月初,我从安师大体育系毕业到正在筹建的安师大淮北分校报到,当时已报到的教职员工才三十多人。一栋为市二中刚建好的四层单面教学楼,两排小平房,一个简易的食堂,教学楼前有一块还没有平整的红薯地,没有大门,没有路,进出学校是走南面消防队和轮窑厂中间的一条土路。这就是我刚来学校时...[校友文选] 发表时间:2017-10-14
-
一、忆尉天池先生为我校题写校名1984年10月,我在淮北师范大学前身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办公室工作。一天,院长邱尚周同我商量:“能不能请一位全国著名的书法家给我们题个校名?”我说:“如果请就请安徽籍的,有桑梓之情。”邱院长表示同意,我便向学校推荐了两位:一位是赵朴初先生,一位尉天池先生...[校友文选] 发表时间:2017-05-31
-
淮北师范大学,其前身是安徽师范大学淮北分校,成立于1974年9月。1974年,安徽省高校计划招生6000人,原有6所高校,无法完成这一招生任务,省委决定创办几所高校分校。想在六安、阜阳办,但六安不愿意办,6月下旬,又在有各地、市教育局长参加的招生会议上吹风,淮南、淮北、宿县都表态愿意承办。分...[校友文选] 发表时间:2017-01-05
-
1974年10月,我调进了今天的淮北师范大学中文系工作。当时那个学校并不叫今天这个名字,而是叫安徽师范大学淮北分校。其实是个独立办学单位,人、财、物与安师大没关系。1978年分校改为部办学校,易名为淮北煤炭师范学院,隶属煤炭部,成为煤炭部唯一一所师范性高校,全国招生,接受省部双重领导。1...[校友文选] 发表时间:2016-03-27
用户登录